脱钩跑鱼是怎么造成的 防跑鱼技巧
在野钓中,钓友们会经常遇到脱钩跑鱼的现象,具体表现通常为在浮漂有动作、且感受到鱼的重量后提竿,但提竿的瞬间钓线松劲,钩子提出后无鱼挂钩。如果这种脱钩跑鱼的情况只是偶尔一次,则不需要太过注意,但如果经常出现,就要细查一下原因了。
一、根据鱼种判断
当我们遭遇脱钩跑鱼时,首先要确定跑的鱼是什么鱼种。只有弄清了鱼种,我们才能从水温与水体的含氧量来分析。水温与含氧量是鱼儿活跃与否的重要因素,当水温较低或者水体溶氧不够的时候,鱼比较慵懒,食欲不高,见到钩饵有时只是轻轻碰一下,即使吃钩饵也是很小很轻的口。在这种情况下提竿,钩子往往刺得不深甚至仅仅刺中了一点皮,因此才会出现提竿时感觉有鱼重,浮漂也有动作,但是却空钩的现象。
此外,在垂钓黑坑或养殖池塘时,滑口鱼往往会比较多。由于滑口鱼大多数都有过脱钩的经历,因此觅食时比其它鱼更为小心谨慎,稍有动静就会吐钩而逃,或者是只吃钩饵的边缘,而不是直接吞食钩饵。对付这样的滑口鱼,提竿既不能过早也不能过迟,配制鱼饵时最好把钩饵做得松软一点,钩尖要保持良好的锋利状态,保证钩饵一入鱼嘴就能将其刺中。
二、根据水情与鱼情判断
除了鱼种外,我们还要注意一下鱼情,不同鱼情下的提竿时机是不同的。在我们作钓水层底部的鲫鱼或鲤鱼时,它们的咬钩讯号通常都是十分明晰的,提竿时机比较好掌握。如果使用虫饵或草饵钓草鱼时,提竿就不能过早。有人总结出草鱼咬钩黑漂后数三秒再提竿的做法,是很有道理的。挂虫饵或草饵目标较大,若过早提竿,钩饵还未完全入嘴,很容易造成脱钩跑鱼。
三、检查钓具配置是否恰当
很多情况下的脱钩跑鱼,都是因钓具配置不恰当造成的。其中,钓钩的使用不正确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。若是垂钓个体较大的鱼,钩子小了很可能会造成刺不深的现象,从而导致跑鱼,所以钓大鱼的钩子要相应地大一点。同样,大钩钓小鱼也是类似的道理,钩饵较大,小鱼根本入不了嘴,只会咬到钓饵的边缘,提竿觉得有鱼重却是空竿就很正常了。除了钩子的大小,还要考虑钩子的型号,比如钓鲢鳙、鲶鱼等大鱼时,不宜使用钩尖向里扣的钩子,应该使用钩门较宽的敞口的钩子,才比较容易刺中较大的鱼嘴。
四、检查钓钩是否绑得正确
钓钩绑得是否正确也是决定刺鱼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。有的钓友在绑钩时,经常会把脑线绑到紧挨钩柄的挡头处,进行提竿遛鱼的操作时易将脑线切断。所以,如果是自己手工绑制鱼钩,脑线应该在钩门内侧,即容易刺鱼,又不容易磨断。再就是提竿时如果不慎带动脑线,使钩尖不向前刺鱼却反而向后拉,致使刺鱼不成功或刺得很浅,也会造成浮漂有动作的情况下仍脱钩跑鱼的结果。
五、检查钓饵
检查钩饵时,主要是要检查饵料的状态以及挂钩的方式。一般来说,如果挂的是硬饵,则容易脱钩。因为硬饵在水中化散很慢,鱼儿将硬饵吸入嘴中,觉得坚硬不正常,往往会将其吐出。此时若钓鱼人提竿,就会将硬饵整个提出鱼嘴,最多只是挂住鱼嘴的薄薄的一层皮,所以容易脱钩。而比较软散的钓饵就稍微好一些,钩饵只要被鱼触碰,钩尖即会露出,抖腕刺鱼的命中率也会比较高,而且软散的钓饵化散快,诱鱼效果也相对要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