淤泥底黑坑如何精确调漂找底
一、选择合适的钓法,准确找底
钓黑坑和竞技钓有着很多相似之处,其中找底就是十分关键的环节。我们在找底时主要是看水底有没有酱层,这直接决定钓饵的形态及钓法的运用。在水底没有酱层的情况下,双钩在水底的状态是下钩塘底,上钩 触底,钓饵以松散状态为最佳。所谓“松散”的标准是用三根手指用力捏饵料即可捏成球,把钩包在其中再抛到水底后,钓饵在1分钟之内便会化散成一堆,此时鱼 钩就埋在饵料当中。松散的饵料和诱饵在形态上完全一致,可以降低鱼儿的警惕性,尤其对于那些滑口鱼特别有效。在水底酱层比较厚的“天坑”施钓时,我们则要 “调高目,钓低目”,要确保双钩完全高于水底酱层的厚度,否则钓饵被酱层所淹没,鱼儿只能闻到饵料的味道却找不到饵料在哪儿,自然就不会咬钩了。
检查水底有没有酱层的方法是空钩半水调标露出水面1目,再上推浮标露出水面4目,直至下钩完全到底后,再在下钩上挂一块比重大的饵料,其重量要大于浮标剩余3目的浮力。如果水底有酱层的话,露出水面的标尾目数会少于4目。酱层越厚,标尾下沉得越多。
二、根据鱼类的趋温性判断它们的泳层变化
我们在春、冬两季施钓应选择上升较快的水层下竿,在连绵的小雨天或是天气闷热时突然下了一场阵雨之后,我们 就应该采取钓浮的方法。夏、秋两季气温较高,鱼儿一般会潜入深水区纳凉,在这个季节夜钓的效果会好很多。此外,如果垂钓时间较长,鱼情变化难以掌控,我们 就要根据情况适时变换钓法。我们可以尝试时而钓底,时而钓浮;时而钓远,时而钓近。在新鱼不开口或口轻的情况下,我们一定要把钩子和线组都换成小一些的, 饵料状态也应调整得相对软黏一些。此外,我们应尽量选择一支行程长一些的浮标,这样有利于给水下的鱼儿一个捕捉的信号。钩饵到底之后也可以适当地逗一逗, 千万不要拘泥于一种钓法不知变通。
挑战黑坑要有清晰的判断及认识。钓鱼本身就是个摸索的过程,无论 采用什么样的钓法,凡是黑坑中的高手都有自己的独门秘籍。这种秘籍或在于饵料,或在于线组,但从跟比上讲,其实就是他们把鱼情摸透了。我们在钓黑坑之前一 定要打听黑坑中投放的是养殖类商品鱼还是野生鱼,如果是养殖类商品鱼,我们就要想办法了解它们的饲料是什么类型的,喂养的程度又是怎样的。喂鱼饲料是我们 在准备饵料时应首选的主料,而喂养的程度会相应地影响到鱼儿吃饵的积极性。如果黑坑中投放的是野生鱼,那么我们在选择饵料时就要更加细致,这种选饵方式比 较麻烦,也要求钓者对配饵有一定的经验。
然而,对于常玩黑坑的钓友来说,“空军”的现象司空见惯。 鱼类是变温性动物,它们的活动和摄食能力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大。它们在水中感知气候的能力要比人类强很多,等我们感受到天气变化时,水里的鱼儿早已不在原来 的泳层了。如果天气条件不佳,水体缺氧,就会导致鱼儿厌食,那么再好的装备、在具诱惑力的饵料都很难钓有所获。在黑坑施钓,全塘无口或收获惨淡的情况时有 发生,所谓的黑坑高手不见得在哪个黑坑都会常胜不败,因此我们在钓黑坑时要学会总结和摸索,同时灵活应对各种不利的因素。这就需要钓手仔细观察,及时对饵 料、技法、钓位进行调整,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来增加自己的钓获。
至于饵料的调配,我从来不相信哪一种 配方是特效方子。好配方都是自己实践出来的,在配饵时要根据鱼情、水情、天气等情况开出适合的钓饵。黑坑用饵和季节有很大关系,黑坑中的开春鱼都是在养殖 塘中刚运来的过冬鱼,这些鱼儿经过整个冬天的潜伏,到了吃食的时节几乎是给什么吃什么。而夏天就有所不同,一般的鱼塘会在夏天给鱼儿投喂颗粒,所以黑坑里 投放的成品鱼会对其经常摄食的饲料颗粒依赖。但这种依赖性并不是很强,所以我们在开饵时可以少量添加原塘颗粒。当黑坑在夏季投放新鱼时,我们主要还是要 靠饵料的味道和抛竿的频率来引鱼和留鱼。到了秋天,经过好几个月的喂养期,黑坑中的鱼儿对于颗粒饲料的依赖性越来越大,所以在搭配饵料时可以大量添加原塘 颗粒作为基础饵料。综上所述,我们在搭配饵料时要分清主次,要明确什么是基础饵,什么是主攻饵,什么是状态饵,什么是添加剂。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,在黑坑 垂钓往往要注重添加剂的运用,恰当地运用添加剂能使我们快速诱鱼进窝,进而抢到有限的鱼获,但要提醒大家不要使用那些有害水质、鱼体及钓鱼人自身的化学类 “小药”。
总之,钓黑坑时没有常胜将军,但也不会总是败走麦城。只要钓友们开动脑筋,仔细观察鱼情,找到合适的钓渔方法,定能在黑坑钓渔中取得不俗的战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