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钓翘嘴使用包食钓法收获多多
一、包食饵的活性
用包饵浮钓鲌鱼时,有一种令人费解的现象曾困扰我多年,就是鱼儿在择钩而食:几位钓友的钩子打在一处,有的连续上鱼,有的却一钩不动。而现在,总算悟出了点道理,可以给出自己的解释。我的理解是,浮钓鲌鱼时鱼择钩而食,与钩饵的味道不同有关,与钩子落在的水层不同有关,更与钩饵的活性不同有关。前两者一说即明,这里重点分析一下钩饵的活性问题。
一团包饵,看上去大同小异,入水以后,对鱼的诱惑力却有天壤之分;我们完全有理由把鱼爱咬的饵称作“活饵”,把鱼不理睬的饵称作“死饵”。
饵的活性高低,与饵的状态、大小、动作有关,其中饵的状态尤其重要。
一团饵能够称之为活饵,它的表现是,在进入鱼的感知范围时(通常上下一二米的距离),饵一直在溶散和断续脱落中,当饵到位时,它仍有少许脱落,直至剩下一个与脱落体大小相近的残饵呈絮状悬浮在设定水层,停留片刻后,这团饵完成了自己的使命;很快,同样的一团饵又出现在同一轨迹上。这样的饵之所以有活性,一是饵从溶散到定位,散落物呈“瀑布”形分布,诱鱼的范围较大,二是钩到位前和到位后,钩上的残饵(钓饵)会与先行脱落却延时到达的离体饵(诱饵)在同一水层短时间共存,这样,就形成了诱与钓的紧密结合。事实也证明,在钩饵到位前后的这片刻时间内,鱼儿咬饵最为集中。笔者发现,在同一水层中,当饵还在散落状态中,上的红梢最多;残饵静悬时,腰片(即青梢)明显增多;面心裸露时,小翘嘴咬钩比率增高。
与之相反,死饵的表现大致有两种:一种是黏度过大,钩子到位前基本无脱落,到位后才断续脱落,或一脱即尽。此种饵因离体饵呈线形垂直下落到了钩子以下的水层,诱鱼面过窄。加上使用这种饵,打钩频率自然会较低,两饵之间间歇过长,水体中更是冷冷清清。另一种死饵是黏度过小,钩子进入有效水层前饵即脱落殆尽,离体饵(诱饵)集中在一处,钩饵(钓饵)孤自在另一处。使用这种饵,打钩频率虽然很高,但因诱与钓之间脱节,鱼为诱饵所吸引,钓饵却不在诱鱼区内。
当一个人独自作钓时,饵的活性差异无从比较。但是当一个饵遭遇另一个饵时,饵的活性差异立见分晓。就是两人使用的是同一钓饵,钓同一水层,因为捏饵的松紧不同,大小不同,钓组不同,打钩的技术与频率不同,饵在水中的活性表现也会不同。这即是浮钓鲌鱼中即使使用了同样的饵,鱼却仍然择钩而食的主要原因。
二、数字控制
以读秒的速度数数,用数数来把握与调整作钓诸环节的时间,让作钓的这些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,是掌控包饵活性的有效办法。
1、钩到位时间。也就是钩饵自入水到漂子站立起来的时间。这个过程,会因钓组的组件不同、设定的水层深度不同、从落点到标点的距离不同、饵团的大小不同等而有所不同。你知道你的钓组钓3米水时,钩子到位得数几个数吗?钓5米水呢?钓9米水呢?深水底浮呢?很多人可能从来没有想到要弄清它,完全凭经验或直觉来做,也钓得很好;然而,我以为,掌握这个数据很重要,因为它是你调制饵的状态的主要依据之一,你的作钓也会因此变得更加理性。
2、饵溶落时间。你的漂子的标竿如果能够随饵的脱落而相应的上升,那么它可以反映出饵到位后的溶落情况。要想掌握饵的全程状态,可以按照钓场实战的手法,把你调制出来的饵捏在钩子上,然后悬浮在水杯中同时开始数数。数几个数它开始溶散并有饵离体脱落?到几个数时脱落停止?经验告诉我们,饵的溶落时间,要与钩子到位的时间相匹配。理想的状态是,当你的钩子接近鱼的泳层时应该开始脱落,当你的钩子到位时,钩子上的残饵尚有三分之一左右并且还在断续脱落之中。饵过早或过迟的脱落,都将势必影响你的上鱼率。因此,钓不同的水层,需要用不同溶散度的饵,这是浮钓鲌鱼制饵的一个原则。
可以把速溶饵称作快鱼饵或浅水饵(通常入水5秒内即溶散,30秒左右散落终止),把缓溶饵称作慢鱼饵或深水饵(通常50秒前后有所散落,90秒左右终止),两者之间的状态的饵,称作常态饵或中层饵(通常10秒左右开始散落,50秒内终止)。如果在浅水层钓慢鱼,用双钩分别挂两种溶散度的饵,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。
杯中看到的饵的溶散情形,与实钓水中的情形有出入,因为在落水撞击与钩坠的拖曳下,饵溶散得要快一些。所以,如果某次你作钓时鱼咬口上佳,你最好看一下钩子到位的时间,然后将饵悬在眼前的水中,观察一下饵溶落的时间;养成这个习惯,你将因此而受益匪浅。
3、鱼摄饵节奏。也就是从漂子立起,到有鱼讯的大致时间。这个时间通常是个变数,与饵的状态与当时的鱼情有关。但每次作钓, 鱼摄饵会表现出明显的节奏感,例如这一时漂刚站立即有鱼讯,下一时的鱼讯要数9个到12个数才出现,另一个时间的鱼讯要耐着性子数20个数到30个数甚至于更长时间才有望见到。可以把钩子到位后10个数之内咬钩称作快鱼,超过30个数咬钩称作慢鱼——这个数据,既是你调整饵的状态的依据,也是你掌握打钩频率的依据。
4、滞钩时间。也就是从漂子立起来后,到你换饵的时间;它表现为你打钩的频率。它不应该是盲目的,而要视鱼的摄饵频率和饵的溶散时间来定。我通常首先以饵的溶散时间来定,坚持以饵停止散落后10秒内即换钩的频率打上数钩十几钩,如果没有鱼讯,则延长滞钩时间,直到出现鱼讯,从而把握鱼的摄饵频率。但是如果出现连续数钩滞钩1分钟无鱼讯,就要看看是本水层没有了鱼,还是鱼的摄饵频率已经变得更为迟缓,以决定是调整作钓深度,还是调整或更换不同溶散度的饵,以尽量避免残饵孤独的长时间毫无生气的滞留。换句话说,就是要随机调整和保持合理的打钩频率,该换饵时不换,浪费时间;不该换饵时换了,错过机会。